一、总体情况
本周因四川省2023年体育专业升学在我校进行,使部分术科课停课,其余课程正常行课,全校教学情况总体正常,校级督导专家进入课堂听了6门课程,课程分布于体育教育学院、运动训练学院、艺术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。督导专家听课后均及时给出了课堂评价。
二、精彩课堂
(一)理论课
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陈章老师(授课时间—第6周星期二,课程名称—体育美育,授课对象—运训22级3班,运训22级4班),“教学态度端正、资料收集量大(案例、视频);老师用尽心思教学,非常投入;仪表端庄、举止大方、精神饱满;语言表达清楚,宏亮;教学互动较好,学生听课较好。”
(二)术科课
运动训练学院的阙宁老师(授课时间—第6周星期二,课程名称—专项理论与实践(羽毛球5),授课对象—运训19级8班)“教师讲解清楚,示范动作准确。在进行多球练习时,教师给出的球精准到位,充分调动学生各种移动、跳跃及扣杀、勾球等各项技术的运用,也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水平较高。整堂课学生的练习积极性高,运动強度、密度符合高年级同学水平。”
艺术学院的张松老师(授课时间—第6周星期二,课程名称—运舞四-中国民族民间舞4,授课对象—艺术21级舞蹈1班)“该教师教学文件齐备,教学进度与大纲吻合;教态端正,上课认真负责;示范准确,讲解清楚,重点突出,善于从彝族的舞蹈术语出发,启发学生去思考和想象;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合理,有步骤。”
体育教育学院的匡梦园老师(授课时间—第6周星期二,课程名称—专项理论与实践(排球2),授课对象—运训22级4班)“教师精神面貌好,讲解清楚,示范动作规范,组织练习安排较紧凑,练习手段多样,教师对学生的动作完成情况要求严格。学生在练习中积极投入,认真体会动作,有较大收获。”
三、存在问题
1.学科课后排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。
2.部分课程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,教学重点模糊,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较少。
3.术科课堂教学组织的合理性不足,存在练习过程中运动负荷低的现象。
四、整改措施和建议
1.建议各学院倡导学生上课不带手机进课堂,提醒任课教师加强课堂管理,提升课程的挑战度,让学生在课堂上“动起来”、“忙起来”,让课程知识进学生的脑袋,口头表达“说起来”,手上动作“做起来”。
2.建议各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,以课程为团队,开展集体备课,梳理教材的知识点,确定教材重点,探索教学方法改革,提升课程教学质量。